曼联球队和狼队实力:
青島版(五四制)科學五年級下冊第4課《我像誰》公開課教學設計案
《我像誰》教學設計一、教學目標 1.能從“為什么”“為什么會這樣”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;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。 2.想知道,愛提問;愿意合作交流;能珍愛生命,通過體驗媽媽的辛苦感悟親情。 3.了解人的生育方式;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。重點:能從“為什么”“為什么會這樣”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;難點;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活動過程:了解人的生育方式;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。 活動一:找找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的異同點。本活動包括兩個環節。一是教科書中呈現了一幅學生交流的情境圖:一個學生對著小鏡子說:“我的臉型像爸爸”,一個學生看著照片說:“我的眼睛不像媽媽”,另一個學生指著耳朵但沒有出現語言,其中隱含著多個指向,她可能說自己的耳朵和姐姐相同,還可能說自己的耳朵和爸爸相同,或著在說自己的耳朵和爺爺的不同等,當然除了耳朵之外,還可以比較其他的身體特征。學生交流的既有關于遺傳方面的現象,也有關于變異方面的現象。既可以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遺傳和變異現象,也可以是隔代之間和同代之間的遺傳和變異現象。這是本套教材空間大、開放性強特點的又一突出體現。圖中的學生在利用小鏡子、照片和自身(耳朵)交流,目的是啟發學生在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。 二是記錄研究活動的情況。教科書先出示了四幅人的性狀圖,即:有耳垂、無耳垂、 能卷舌、不能卷舌。目的是讓學生觀察人常見的身體特征,初步認識遺傳和變異的一些表現。在人的性狀圖下面出示了一個研究記錄表,比較項目是:我與爸爸相似的特征,我與媽媽相似的特征。后面的省略號具有開放性,表中所列項目僅是個活動提示,只列出和爸爸媽媽比,隱含著還可以和爺爺、奶奶、哥哥、姐姐等人比較,不僅比較相似的身體特征,還可以比較不同的身體特征 活動二:動植物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呢? 這一活動目的在于把人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擴展到植物和其他動物,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。這一活動有三個環節。 一是教科書設計了一幅學生活動圖。通過圖可以看出學生在交流個人對動植物的觀察研究情況。有對動物的研究——我家的小狗的毛色和它媽媽的一樣;有對植物的研究——同一棵蘋果樹上結的蘋果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;一生說:“我還知道……”這一提示具有開放性,旨在讓學生交流更多的遺傳和變異現象。另外,教科書隱含著研究方法的指導,即可以討論交流,也可以用觀察實驗、分析比較等方法進行研究。二是教科書提出了遺傳和變異的概念,并指出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。其目的是在學生研究完人和動、植物之后,用比較準確的語言進行總結。 三是展示一個資料卡,題目是:為什么我們長得很像自己的爸爸媽媽呢?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體遺傳的原因。自由活動:以“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”為主題,展示了學生自由活動的兩個場面:一是出示幾名同學在辨認一對雙胞胎姐妹的場景圖,二是幾名學生在研究比較同一株植物的葉子。兩幅圖也只是一種活動提示,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其他動物和植物作為研究對象開展活動拓展活動:本活動共設計了兩項內容:1、舉例說明遺傳和變異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。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遺傳和變異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,激發學生研究遺傳和變異現象的興趣。 2、進一步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冊。通過本活動讓學生自覺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,不斷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,同時可以加深對生命現象的認識,懂得應該珍愛生命。
|
- 關 鍵 詞:
- 我像誰 青島 五四 科學 年級 下冊 公開 教學 設計

關于本文